《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www.yinlingw.com--市场传闻】

  实施方案是指对某项工作,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文体。下面是引领财经网为大家带来的《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一节课的开始就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优美乐章的序曲。“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新课导入,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师对新授内容的巧妙的导入,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成长发展规律。

  数学课堂导入是指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始之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启始环节,也是课堂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一堂课的开头,十分重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新课,巧妙而又准确的导入,可以先声夺人,充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拓学生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好奇心,唤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欲望和学习动机,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

  (二)情境引入为学生的思维和知识的构建提供线索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合理的情境引入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才能达到:思有方向,学有目标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小学数学典型课堂导入案例的分析

  通过教案以及网络搜集一些典型课堂导入案例,分析其从哪些角度引入本课,是怎样考虑的。在具体教学中是如何做到承上启下的。这些导入是如何在吸引学生的同时,又是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的。

  (二)小学数学课导入的类型的研究

  处理好课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产生浓厚的兴趣,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这是肯定的,但用什么样的导入方式起始,却是应当认真推敲的。绝不能采用某种固定的模式,也不能机械照搬套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要选用不同的类型。所以针对不同课型进行课堂导入设计,再和同事讨论、修改,然后形成教案进行课堂实践。

  (三)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课堂教学导入情景

  通过前面的研究、学习,针对本科目某一课进行教学设计,与同科目教师共同研究,形成教学案例。在课堂中进行实际课堂教学,课后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教学效果,根据学生反馈及时修改教学设计,并再一次进行课堂教学。最终创设出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课堂教学导入。

  (四)积累一批有探讨价值的个案,探究原因。

  四、课题研究的重点

  形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多种策略和具体操作方式,为实施新课程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成功经验,通过多样性的有效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知识、技能和学习态度能力得到同步发展,特别是加强导入教学的导向、激励、教学等功能,把课堂教学的重心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转移到以学生为本上来,促进新课程理念的转化。

  五、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通过行动研究,积极探索有效课堂导入的策略。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文献研究、内容分析法、教育实验法和调查总结法,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的实施。

  (一)文献法:查阅、收集与本研究课题有关的国内外学者专著、论文和资料。通过图书馆查阅、上网搜索等方式查找有关导入设计及相关的文章,了解前人或他们已经做的研究工作,明确研究课题的科学价值,找准突破口,取得更新、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内容分析法:大量收集小学数学课堂典型导入案例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三)教育实验法:将精心设计的导入案例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

  (四)问卷调查法:调查实施课堂导入对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程度,学生对课堂导入的满意程度等情况。

  (五)访谈调查法: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直接交谈方式收集资料。了解导入设计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效果以及他们的看法与意见。

  六、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1月

  本阶段主要是做好思想工作,针对课题研究任务查阅相关资料,学习有关理论,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认识本课题的价值,研讨、制定开展活动的方案,组织开题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5年1月-2015年5月

  (一)小学数学典型课堂导入案例的分析

  (二)小学数学课导入的类型的研究

  (三)走进课堂,有意识地对课题进行尝试性课堂教学。

  (四)积累一批有探讨价值的个案,探究原因。

  (五)初步形成一些激发学习兴趣的措施及方法。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年5月-2015年6月

  整理分析研究材料,撰写研究报告,进行课题总结。

  七、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一)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二)相关材料的资源包

  (三)形成围绕课题的研究论文集、教学设计汇编、教学案例集、课件等

  八、课题研究保障条件

  (一)研究资料获得保障。学校资料设备等软硬件设施齐全,适合进行教学研究。学校已建成校园网站、电子阅览室、教师课件制作室等多个交流平台;学校图书资源丰富。

  (二)研究时间保障。一方面,本课题的参加者是一线的年轻教学骨干,有着充足的时间和精力。

  (三)学校条件保障。随着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普遍提升,科研手段日益更新。同时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优先安排课题研究中各项活动的所需场所、人员和时间等,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要以学生生活为基础

  数学来源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活,是人类生活与智慧的结晶,学生的生活是数学教与学的源泉,生活数学化是新教材编写的重要理念,也是数学教与学的理论依据和主要方式。小学数学教学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开始,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低,以形象思维为主,易于他们理解掌握的是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知识,即使到了高年级,抽象思维发达了,学习的基础仍然应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主。这就决定了导入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学生生活中熟知的事实为起点,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内存为助推器,实现数学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案例]教学“7的乘法口诀”的主要过程

  教师首先选用了学生熟悉的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童话故事导入新授,从七个小矮人入手,引发学生联想与7有关的一系列数学思考…通过七言古诗。发现口诀“四七二十八”等…出示一组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与7有关的充满“7的乘法口诀”的生活信息:琴键、七星瓢虫身上的斑点、一个星期7天等生活常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老师一次次把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导入到数学情境中,保证了教学预设的顺利实施,教学目标的最优化达成,让学生体验了一次认识、理解、掌握和应用“7的乘法口诀”的快乐旅行。

  二、要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牵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初始状态是好奇心,小学生对世界的认识是从好奇开始的。

  [案例]“长(正)方体练习课”片段一老师分别取出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和一个正方体石块,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鱼缸的体积和容积、石块的体积…然后拿出一块不规则的石头,让学生计算它的体积…学生愕然、好奇心顿起、陷入深思…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思想,把不规则的石头的体积转化成玻璃水缸上升(或下降)水的体积。

  老师从上节课学习的长(正)方体体积计算的基础题开始复习,学生很容易就解决了长宽高有尺寸的正常的、规则的、特殊的长(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当老师拿出不规则的、不正常的、一般的、到处可见的、长宽高不可测量的石头,要求学生计算体积时,一下子就引起学生学习的“困惑”,“怎么解答?”就是学生最大的好奇。有了好奇心,就有了继续探索的兴趣,“曹冲称象”的故事成了当下学生思维升华的最佳引领。

  整节课的教学,老师最大的成功就是把学生从特殊的长(正)方体的计算自然地引入普通的石头的计算学习上,“不规则的石头怎么计算”引发学生探索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导引下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操作和思考过程,不仅进一步复习了长(正)方体体积的计算,而且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使这节课既有知识的广度,又有知识的深度,充满思维张力,展示了数学学习的无限魅力。

  三、要以启迪数学思维为内核

  许多优秀教师在这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他们的教学实践彰显了富有数学思维的导入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萌芽、启动、持续、深入、提高的重要意义。

  [案例]教学三年级《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片段

  师:64-18=?你是怎么算的?…生1:54-10=-44,44-8=36,所以54-18=36…师:谁听懂了他的意思了?你能解释一下吗?…生2(略)…师:哪些人和他的方法一样?有没有谁的方法和他差不多?…生3(略)…师:这两种方法不同,都是把减数18分成10和8,只是先减哪个数的顺序不同。谁和他们的方法不一样?…生4:54-14=40,40-4=36…师:谁听懂了?能解释一下吗?…生5(略)…师:为什么要把18分成14和4,而不是其他的两个数呢?…生5:这样减去14]正好得整十数,比较方便…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生6:54-20=34,34+2=36…师:谁听明白了?能解释一下吗?(略)

  这虽然是一节简单的口算教学课,但,在老师充满数学思维的有效导入下,整节课变得生动起来。老师富于启发的一个个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上楼梯式的路径,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变得清晰和深刻,这都源于老师含有丰富的数学思维的概括、提示及追问。

  四、要以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为目的

  学生的数学素养是什么?表面上是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技巧,本质上看应该是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形成的数学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精神品质。数学教学既要实现“表面”的教学目标,更要达到“本质”的根本目的,这就要求数学教学从导入开始就必须具有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高远境界。

  [案例]教学“加法交换律”片段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知道朝三暮四的故事?能给大家讲一讲吗?”…生1:讲(略)…师:课件出示两个问题:“养猴人和小猴比,谁聪明?你能说出道理吗?”…生2:答(略)…师:在黑板上板书3+4=4+3,并问:谁能根据课本上的知识再回答上面的问题?…生3:养猴人互换了早晨和晚上食物的个数,小猴一天吃的食物总数没有变。生4:养猴人运用了加法交换律骗过了小猴,真聪明!…师:如果故事中小猴早晨和晚上的食物数量分别是5个和6个,你还会讲这个故事吗?你还能用加法交换律解释吗?…师:如果食物的数量分别是a和b,养猴人用的加法交换律该怎样表示?…生5:可以用a+b=b+a。

  在这个教学片段里,教师巧妙地借用朝三暮四的故事和学生一起探讨了加法交换律,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锻炼了学生在日常生活里总结概括出数学规律的能力。学生积极参与的讲述、说理、讨论、评价和归纳,不仅让学生掌握故事里蕴涵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规律,也使学生分析、判断及推理的逻辑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1)文献法:查阅、收集与本研究课题有关的国内外学者专著、论文和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们已经做的研究工作,明确研究课题的科学价值,找准突破口,取得更新、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内容分析法:大量收集小学数学课堂典型导入案例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3)实验法:将精心设计的导入案例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

  4)调查法:通过各种途径间接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包括问卷法、访谈法等。

  5)教育经验总结法: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内在联系和规律,并总结、优化与提升。如反思日记。

  一、课题研究选读书目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课题研究选读书目: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

  田立君、陈旭远《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等

  具体时间安排::

  准备资料阶段:2018年10月-2018年12月(幼教sMtxjs.com)

  ,确定课题、拟定方案、研读理论。

  读书研究阶段:2018年12月-2019年3月,收集资料、案例分析。

  总结成果阶段:2019年3月-2019年6月,撰写结题报告。

  二、完成读书心得与案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准备阶段:

  2018年10月-2018年12月,研读理论、分析学生特点、制定方案。

  实施阶段:

  2018年12月-2019年3月,研究课堂教学导入方法,进行教学实践与反思,撰写读书心得。

  总结阶段:

  2019年3月-2019年6月,学期末对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总结,撰写结题报告。

本文来源:https://www.yinlingw.com/gupiao/49306.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推荐文章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https://www.yinlingw.com 引领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引领财经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