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特质

【www.yinlingw.com--交易提示】

文化特质是研究者抽象出来的概念,它舍弃了组成文化复合体的基本单位的不同性质,没有显示出文化的功能。下面是引领财经网为大家带来的中国文化的特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国文化的特质

  什么是文化?通俗地讲,“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生活方式的内涵很宽广,有的属于文化的物化形态,如族群分布、居住环境、生产方式,包括农业、手工业、渔牧业,或跟山有关系,或跟水有关系,也就是跟土地的关系。它们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构成。我们每个人都在一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生活,这个环境也可以叫做文化环境。

  无论哪一个民族,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就拥有一些共同的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生活方式。除了生活方式,文化还有精神价值的层面,比如宗教信仰、艺术和美学、伦理道德、哲学等等。我们每天都跟“文化”打交道,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生活。但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成分共生的文化,呈现出多种文化成分相融合的状况。

  今天真正意义的北京人已经很少了,北京的人来自四面八方,尤其在大学和研究机构,很少见到道地的北京人。所谓道地,至少是三代或更多代以上,自曾祖、祖父就出生并生活在北京,父亲和他本人也出生在北京。这样的北京人,有的还保持有旗人的老北京色彩的生活习惯,比如早晨起来一定要泡一杯酽茶,一般是花茶,晚辈对长辈称呼,不能称“你”,一定称“您”,很严格,否则长辈会不高兴。

  但如今的北京已经不是这样了。人群多样化了,除了来自中国各地的八方来客,还有国外的四海宾朋。礼仪方面,也很少见到老北京那样严格的礼数了。文化成了多元杂交的文化,是一种“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的综合。比如饮食,京城的南方餐馆很多,如川菜、粤菜、淮扬菜、杭州菜、上海菜等等。还有西餐馆,日韩料理。纯粹的老北京风味很少。这些现象,给我们以启发的是,现代文化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杂陈的,共生的。

  “中华文化”也是如此。过去经常说“中华文化”是“黄河文化”、“黄土地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但近二三十年来,由于考古新发现和学术界对“中华文化发生”的研究,大家逐渐认为,“中华文化”并非仅有“黄河文化”一源,“长江文化”同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一源。二者在发生的时间上是相同的,但有不同的特征。如果说“黄河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那么由于长江自古以来航运便利,出海口通畅,“长江文化”已带有“海洋文化”的特征。或至少,用内陆文化去描述长江文化是不完全的。

  “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反映在文化思想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诗经》作为写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产生在黄河流域;而浪漫文学的鼻祖《离骚》,则产生在长江流域。儒家思想的代表孔子和孟子,诞生在黄河下游;道家思想的代表老子和庄子,诞生在长江中游和下游。自古以来,黄河和长江这“两源”文化,就相互交融而各自存在。

  “中华文化”除了发生是多元的,学术思想也是多元的。“儒释道”三家,儒家在汉代地位隆起,直至唐宋元明清,一直占据主流。另外老子、庄子的思想同样对中国文化有重要影响,他们的思想倾向于“自然化”,出发点和归宿都本诸自然,这与孔孟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讲孔孟是社会化的思想,所面对和解决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老庄所面对和解决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主张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弃绝任何目的性的刻意人为,而以随顺自然、崇尚自然、自然而然为旨归。

  除了孔孟代表的儒家、老庄代表的道家,还有佛教思想和道教思想。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产生于东汉,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于南北社会,一直影响到后世,今天仍然存在。道教是自然宗教,没有一个固定的主神,将老子视为教主,其实是很大的误会。老子与道教本无关系,但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与道教的主张颇为相近。但老庄思想和道教不同。道教是有组织、有仪式、有信徒的宗教,道家则是哲学。

  佛教是在东汉时期自印度传来,南北朝时期和隋唐佛教势力很大。佛教试图解决人生的痛苦特别是生死问题,给个体生命以精神的出路。佛教内部有很多宗派,经历了长期的中国化过程,直至演化出禅宗,主张通过自修达至精神的超越之境。禅宗这一派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密切,而佛教民间化的方面,则成为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的精神信仰。

  在中国文化里面,除佛教、道教之外,儒家也一向称为“儒教”。需要解释的是,“儒教”的“教”,不是宗教的意思,而是教化的教。古代的官员,一般都负责一方的教化。有一种说法,叫“三教合一”,唐以后就有了。这是说儒释道三家,不是有你无我、互相排斥、水火不容,而是互补共生的关系。在此,可以见出儒家思想的包容性。因为自汉以来,儒家一直占据主流思想地位,如果不是儒家的包容性,佛道两家不可能获得充分发展的空间。

  儒释道关系,历来是互补的。儒家主张一个人通过读书,积累学问,然后做官,再寻找机会发挥治国的才能。而才能和机会的获得,需要经过修身。逻辑上讲,个人的品德修养好了,家庭才能和睦,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若此路不通,道家、道教和佛教思想,可以给人以慰安。所以古代的士人、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经常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不致走上绝路。

  由于儒家思想的包容,“中化文化”滋生出另一个特点,就是“不排外”,即使偏远地区,比较闭塞的地区,那里的民众也不排外,对异风异俗,能够取一种尊重和欣赏的态度。

  “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所谓“一体”,不是单指汉族,而是指整个“中华民族”。南北朝时期人才鼎盛,可以看到多民族竞争并立的局面。唐朝与东西南北各族的交流交往非常频密,和中亚文化互动频繁。唐朝所以出现盛世局面,主要在于它的开放与包容。胡人和很多国家的人都可以到长安为官,和日本的关系也很热络。因此“中华”,是个大包容的概念,“中华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包容性。

  讲到“中华文化”的特征,还有一点,就是中华文化“不具有侵略性”。两年前,在伯克利大学举行的中美文化论坛上,最后一场是关于中美关系展望的圆桌会议,我阐述了这个观点。我说,中国绝不是世界的威胁。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威胁过他人。汉朝时候国力强盛,把一位美丽的才女王昭君送到了北方寨外的边族。正值唐代盛世,把一位身份高贵的公主嫁到了西藏。在最强大的时候用和亲的方式与邻居建立敦睦友好的关系。

  要了解今天的中国,需要了解历史的中国。实际上,今天的世界同样是多元存在的世界,不可能有哪一个国家拥有一统全世界的能力。我们需要的是,承认文化的差别,保护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文化的特质

  中国国民文化是个庞大存在,人民文化、臣民文化、刁民文化、公民文化等特质的相互交错、渗透杂糅,使它成为一个复杂而有趣的文化难题。中国社会正经历深刻的变迁,国民文化的转型与变革才是其底蕴。“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深刻把握中国国民文化的特质、禀性和构成,它是培育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型国民文化的基础性工程,对于扬长避短、道器相济,为国家治理提供文化支撑有重要价值。

  一、中国国民文化光谱一:“人民文化”

  中国国民文化体系中,有一种特质或形态是“人民文化”。它是一种新生文化,但与历史传统有较多内在关联,是一种有深厚力的文化。人民文化是一种“群众—集体”文化范式。

  人民文化在充分肯定“人民”历史主体作用的前提下,虚化了个体主体价值。人民文化范式的最大难题,是“人民”内质的虚空化和人的主体空置化。从历史唯物主义眼光看,人类自古至今,在任何形态的社会中英雄和精英都是不可缺席的,这是个既定的历史事实。历史上形形色色的政治都是精英政治,当今全球政治舞台上也都是各路精英们的打理和忙碌,但在人民文化的范式中,精英们的“座椅”被撤下了,个体价值是淡漠的。

  人民文化的旨归或许在于肯定民众的价值,礼赞人民的伟大作用,但在一个平抑精英、轻漠英雄的文化模式中,民众和平民百姓的价值事实上就更漫不可寻了。这便是人民文化及其范式的悖论:在肯定“人民”价值和历史主体的同时,又虚置了其实际地位和“历史创造”作用。

  人民文化的延伸形态是“群众文化”(mass culture)。在政治文化范畴中“群众”与“人民”是可以互换的。历史上群众时常表现为一种巨大的盲从力量,“强大”到足以碾碎一切他们以为对立的东西。群众文化是静态、消极和单向度的文化,膺服权威、易受操控,缺乏主体精神。

  作为国民文化重要构成的人民文化提升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但在对国民性格的形塑上,则贬抑了包括国家责任意识在内的公民主体性。公民文化强调主体性的国家责任意识,人民文化和群众文化则依赖于国家权威的外部输入。人民文化突出整体和集体行动,它在抑止个人英雄主义的同时,客观上弱化了个体价值,主体意识被肢解。这对培育中国特色的公民文化,激发社会活力和强化社会自主管理,降低行政成本乃至从根本上制约腐败都是不利的。今天我们提出“以人为本”,就是更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和尊重。

  二、中国国民文化光谱二:“臣民文化”

  中国国民文化体系的另一种特质或形态是“臣民文化”,这是一种历史文化。臣民文化及其治理范式,一直是今天中国治理现代化面临的巨大困境之一。相较于公民文化,臣民文化是一种仰息文化,主体精神严重匮乏和阙失。

  中国国民文化中的臣民文化潜质,兼有阿尔蒙德和维巴分析的三种政治文化形态中的“村民型”和“臣民型”两种特质,又兼有中国历史传统的云气。臣民文化有个突出特点是对权势的热衷。但在公民精神充沛的地方,权势的热度不会很高。行政力越“强”,公民主体性越弱,臣民文化越风行。反过来,臣民文化越普化,公民主体性越弱,行政力必须越“强”。臣民文化浸润中的“公民”不懂得履行公民责任和义务。进一步的问题还在于它导致国民与公共事务的隔膜。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特别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弘扬时代精神,培育公民文化是至关重要的。这就必须治理臣民文化,使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立在详实的现代精神基础上。

  三、中国国民文化光谱三:“刁民文化”

  中国国民文化体系中还有一种特质或形态是“刁民文化”。它是一种既古久、又出新的文化。既得传统积习之滋养,又受当下“精致的利己主义”的激励。相较于公民文化,刁民文化是一种欺世文化。

  中国传统民情中,一直有一种刁钻的玩意在灵动。即使是历史上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也闪现着刁民文化的光色。刁民文化的一般特征是滑头、刁钻,规避责任,以占便宜;规避规制,以钻空子。在刁民文化环境中,诚信、信义、守则等是一种稀缺资源。当今中国各大城市中人比比皆是,“栅栏”无处不在,印证了外在强制力的不可或缺。

  刁民文化的“习常化”甚而成为人浑然不觉的“行为方式”,构成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挑战。社会人都具有“趋利避害”的特性,要营建诚信社会、形塑诚信公民,关键是要建构出一个使当事人讲信用、讲诚信的收益大于不讲信用、缺乏诚信的制度体系,这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津之所在。

  四、中国国民文化光谱四:“公民文化”

  在中国国民文化体系中有一种特质或者说形态是“公民文化”,它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一,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有深厚力的国民文化特质。人民文化、臣民文化、刁民文化这几种文化特质的杂糅,是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遇到的麻烦。但中国国民文化并不只是这几缕光色,还有古代公民文化的亮异光芒,有许多今天看来仍相当令人感怀的东西。就一个大的社会文化脉系来说,它是诸种亚文化之聚合。公民文化也是中国国民文化强健的脉系之一。

  “公民身份”是现代的,但公民品性、公民品质是历史的,并非今天才有。在分析国民文化时存在一种惯性思维,认为中国古代只有君主文化、臣民文化这些东西,公民文化只是今天才有,由是缺乏对古代公民文化必要的整理和认知,这是一种积弊很深的误区。其实在古代各个地域文化中,都闪耀过公民文化的光芒。现代公民文化事实上发端于人类历史的前端,古代公民文化精神是今天应汲取的重要文化资源。

  五、中国国民文化的革故鼎新与弘道养正

  对中国国民文化不同“文化色谱”的厘析辨异,不仅是一种学术探索,更是现实社会治理的需要。“文化自信”不是盲目的,根基和前提在于对文化特质和禀性的深切把握,通过梳理辨异,扬长避短,才能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体现时代精神和“文化自信”的新型国民文化。

  (一)成因与积因:正视中国国民文化的历史条件

  要透析不同国民文化构成的成因—积因而能弘道养正。在社会各领域如何弘扬“人民文化”的有益成分(比如集体行动、集体意识)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支撑,抑制其平抑精英、虚化人的主体性和个体价值等,是个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臣民文化可在历史文化中找到诸多依据。臣民文化不仅是历史文化熏陶的产物,也是行政文化不断强化的结果。刁民文化则深植于中国民情文化中。中国古代公民文化发端于上古时代,与上古先民们的生存方式有关。生存的压力,对于各种严峻挑战的应战,是形成包括公民品质在内的社会正“鼓励机制”最重要的历史因素。其实当时各个地域文化都如此。深为马克思赞誉的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指出:首领和酋帅作为领袖“必须行为良好才能保持其权力”,“行为如不称职……就足可以有理由把他罢免了”。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社会逻辑和公共理性。人类早期这种“实绩型”领导行为模式,对后来领导群体形象认知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解构与重构:注重国民文化变革的时代性

  对于包括传统国民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一概贬抑或一概赞美,一概否弃或一概承扬,都有失偏颇。应有的科学态度是作审慎甄别、厘清、择优——人民文化需予扬弃,臣民文化需予改造,刁民文化需予摒弃,公民文化需予弘扬。

  其一,注重现实的形塑力量。林语堂先生曾指出:臣民性格并非是人们的自然属性,而是在特殊环境下我们古老智能的有意识熏陶的结果。“环境制造人”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其二,重视规制的引导力量。国民行为都是一定规制下的选择。“人制造环境”具有决定性的力量。

  (三)境遇与际遇:把握国民文化建设的历史方位

  中国国民文化建设和国民精神健康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地带。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现代化转型的底蕴,是实现国民文化的深刻变革,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提供深沉的文化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通过对国民文化特质的厘析和扬弃,才能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优质的文化资源,更好地实现“文化自信”。这就要从“人民文化”向公民文化转移,培育国家责任意识;从“臣民文化”向公民文化转移,抑制奴性,强健国民主体性,提高有序的政治参与;从“刁民文化”向公民文化转移,回归淳朴,形成德性健全的诚信社会;从古代“公民文化”向现代公民文化转移,融铸新的时代精神,强化新的国民担当。当然,任何文化层面的变革,都得耗费时日,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不仅考验一个民族的智慧,更考验一个民族的意志和耐心。

  中国文化的特质

  大家都知道,从晚清以来,一直到现在,关于中国文化的讨论是非常多的,从林则徐、魏源“睁开眼睛看世界”,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我们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要来讨论这个问题呢?这是因为我有以下几个特别的考虑,先向大家“从实招来”。

  第一,是我们过去对中国文化的讨论,或者给中国文化的界定,往往是大而化之、似是而非的。我们有一些高度概括的形容词,可是说实话,你听完了,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这不符合一个历史学者的习惯。

  我今天要给大家讲得具体一点,就是什么才能算“中国的”文化。

  第二,我也有我的担忧。最近这些年,很多人热衷于谈论中国文化,诸如“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有多大的意义”,等等。可是,很多人在谈论“中国文化”的时候,首先会把它“窄化”。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可是有人却把中国文化窄化为汉族文化,然后又窄化为汉族里面的儒家文化,然后再窄化为他认为是正统、经典的儒家文化,这样就使得我们对什么是中国文化产生误解。

  第三,我现在非常担心的是,当我们讨论“中国文化”的时候,有一些人带着一种很奇怪的、不知道从哪儿来的文化优越感。

  因此,在所谓“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很多人就会有一种错觉,觉得我们中国文化优于其他文化。其实,文化是一种现象、一种特征,文化无高低,民族无贵贱。

  因此,我们现在需要理性地、历史地、自觉地认识中国文化,这样才能够和各种民族、各种文化有互相交往、互相理解与平等的态度。

  02 中国文化典型的五个特点

  我今天希望能够讲清楚的是,什么才是典型的中国文化。换句话说,即中国文化的特点,什么在中国比较明显,在外国不太明显,什么在中国有,外国没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它称作“中国文化”。但是,我这里还要作一个界定,下面讲的主要是汉族中国的文化。

  1. 第一个是汉字的阅读、书写和通过汉字思维,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大家要知道,现在全世界除了极少数,像中国云南纳西族的东巴文字以外,所有的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基本都在生活中消失了,只有汉字仍然和它最起初的象形性、原初性,保持着直接的联系。

  汉字有的是象形的,日月木水火手口刀等等,这个在古代中国叫作“文”,用章太炎的说法,这就是最基本的汉字单位“初文”。这是古人通过图像,直接描绘他所看到的事物。

  但是,这些字不够,就加上会意,就是在一些象形的文字上,加上一些标志意义的符号。比如说刀口上加上一点,就是“刃”;爪放在树上,就是“采”;牛被关在圈里面,就是“牢”。

  会意还是不够用,就加上声音,成为形声字,比如说江河松柏等等。基础的汉字主要是这三类,当然六书有六种,但主要的是这三类。

  大家可以看到这三类,基础都是形。因此,用汉字来说话、思考、阅读、书写,就会带来很多特征,可能会有一些重感觉重联想、但语法相对简单的特点。

  我经常举一个例子,中国人对于“文”和“字”,有一种自然的感受和联想。

  古代的“人”字,一看就是人,如果这个人嘴巴朝天,就是“兄”,兄原本不是兄弟的兄,是庆祝的“祝”,人的口朝天是向天“祝”和“咒”的意思。

  人的嘴巴朝前,又是什么?是哈欠的“欠”。但这个嘴巴如果掉到后面呢?就是既然的“既”,这是吃完了不吃了,所以是“既”,即已经结束了的意思。

  汉字都非常有意思,它形成了中国文化很多特点。简单地说,汉字的使用带来了书法的发达、诗歌声律的发展,比如对偶、平仄等,这些都是单音节的汉字才有的。

  在古代中国,汉字这种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历史上没有中断,延续到现在,它对我们的思维、阅读和书写,都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了东亚,形成了所谓的“汉字文化圈”。

  2. 第二个特点,是“家、家族、家国以及在这一社会结构中产生的儒家学说”,这是非常有影响的。

  我上课的时候,尤其是给外国学生上课的时候,要出一个题,这个题就是,贾宝玉应该管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叫什么?外国人总搞不清楚,他们说sister,我说,没那么简单,用中国话来说,是表姐、表妹,但是,还是没那么简单。

  严格说,林黛玉是贾宝玉的姑表妹,薛宝钗是贾宝玉的姨表妹,史湘云隔了两代了,更远的表妹。为什么中国称谓这么复杂呢?这是因为中国的家、家族、家族共同体,要想有秩序,必须把远近亲疏关系界定得非常清楚,这就涉及到中国伦理原则和等级秩序。

  简单地说,这里其实就是两个原则。

  一个是“内外有别”。

  父母夫妻之间,分内和外,也就是说,女性的亲族和男性的亲族,等级远近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叔叔、伯伯,那是你的父党,同姓;但是,舅舅、阿姨,那是母党,不同姓。

  所以,外公外婆是外,爷爷奶奶是内,在古代中国,是分得很清楚的。

  第二个原则就是“上下有序”,必须讲清楚上下,伯仲季叔,分得清清楚楚,不能乱。

  这两个原则,在丧服制度上表现得最明显。一个人死了之后,在这个人的丧礼上穿什么衣服,一方面表示你和死者关系远近如何,一方面通过丧服,把一个大的家庭、放大的家族、更大的家族共同体联结起来。

  而中国的家庭、家族、家族共同体再放大,就是国家。西方不论是country、state都没有“家”的意思,中国偏偏有“国家”和“家国”,因为在中国观念世界里面,国就是放大的家,家就是缩小的国,上下有序、内外有别的伦理在国家层面上也是非常严格的。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有了儒家学说。

  3. 第三个,汉族中国文化里面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三教合一”的信仰世界。

  宋孝宗、永乐皇帝、雍正皇帝不约而同讲过几乎相同的话,叫“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也就是说,儒家管社会治理,佛教管精神修养,道教管身体修炼,三教看起来蛮融洽的。

  其实从历史上看,这个道理很简单,在中国,佛教道教没有绝对性和神圣性,所以很难看到宗教之间的辩论,也不大会有宗教之间的战争。这是中国的一个特色。

  4. 第四个特点,是中国最有趣的阴阳五行。

  阴阳不说了,五行有两大原则。

  一个是相生相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这是相生的轮回;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是相克的轮转。

  第二个原则是,五行可以串联万事万物,比方说,五行可以配五方,东南西北中;可以配五色,青白赤黑黄;可以配五声,宫商角徵羽;还可以配五味,酸甜苦辣咸,等等。

  把万事万物连成一个大网络,这是我们先人对宇宙万事万物认识的知识基础,大家现在学了科学,对这个有怀疑,但是在古代,这就是我们理解世界最关键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还产生了一整套知识和技术。

  5. 第五个,是中国天下观念,用我们现代的话来说,中国古代的世界观,跟其他国家和民族很不一样。

  古代中国人有一个宇宙想象叫做天圆地方,就是天圆如倚盖,地方如棋局。即天是圆的,像斗笠一样,地像围棋棋盘一样。天的中心在哪里呢?古人想象在北极。

  古人夜观天象,视觉里天在转,地不转,因此“天道左旋”,当你面朝北的时候,天是朝左转的,你会感觉有一个地方始终不动,这就是北极,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极点。

  古人认为大地的中心在哪儿呢?“洛者,天之中也”,洛阳是大地的中心。这是因为这套观念形成的时候,大概是东周,那时候王都在洛阳。洛阳最了不起,特别是,到了夏至那天,“日下无影”。所以,古代中国人以洛阳为中心。

  想象中一圈圈放大,这就是大地的形状,所以有“九服”或者“五服”的说法,每服五百里,两边各有五百里,就是一千里,“五服”就是五千里,大地就是这么方方的。

  但是,从这里形成的一个观念很重要,就是越在中心的人,文明程度就越高,越在边儿上的人,文明程度越低,这就是南蛮、北狄、东夷、西戎。

  中国很早形成了“华夷观念”,认为中国人是文明人,周围人是野蛮人,野蛮人要接受文明人的教化,就形成了一套“天下观念”,即以我为中心想象世界。

  这个想象和观念逐渐发展,不仅成为一种民族志、地理志里面的文化观念,也形成了政治制度即“朝贡体系”。

  这五个方面如果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非常明显的属于汉族中国的文化。可是,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现代中国是五方杂糅形成的,就连汉族本身,也是五方杂糅的。从秦汉到隋唐,其实不断有外族进来,汉族也是逐渐吸纳、融合、杂糅了其他民族才形成的。

  我一直在讲,中国文化是复数的文化,不是单数的文化。如果你没有这个观念,可能成为盲目的文化自大。

  03 不同以往的文化转型

  历史上,中国在很长时间,总是“在传统内变”,主流文化始终还是在汉族文化传统系统里面作调整,这是因为在古代中国,无论是佛教、三夷教、伊斯兰教,还是明清天主教,始终没有任何文化可以挑战和改变这个汉族中国文化。

  所以,变化都是在传统内部的调整、适应、改革、变化。但是,到了晚清,由于坚船利炮、西力东渐的原因,中国不得不“在传统外变”,不得不越出传统,文化就面临危机。

  从1895年到1919年,这是中国思想和文化转型最重要的时段,在这个时段你会看到很多变化,比如说皇帝变成了总统,满清帝国变成了五族共和的民国,传统帝国不得不变成现代国家;废除科举,兴办学校;开设议会,建立政党;剪去辫子,穿上洋装;不再叩拜,改成握手;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破除迷信,崇尚科学;解开束缚,走出家庭。

  以前所谓的“三纲五常”变了,变得很彻底很厉害。面对西洋和东洋列强,中国人处于一种焦虑和紧张的心态中。以前那种很自信、很安定的样子已经很难看到了,优雅、宽宏和从容,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

  相应地,刚刚我们讲的汉族中国的文化的五方面也出现了变化。

  虽然大多数中国人仍然在用汉字,但现代汉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

  提倡白话文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要普及识字率,提高国民的文化程度。但是,也出现了一个新旧文化断裂的问题。以前的书面语言,也就是文言,它代表典雅、礼貌和尊严,也代表着有教养、有文化,现在不再有了。

  当以前的口语变成书面语言之后,使得雅言和俗语失去等秩,同时也使雅、俗不再有分别。我不知道大家现在有没有这种感觉,自从白话文成为主流之后,写信已经不再有典雅方式了,电脑普及,网络流行,语言和文化的格调都没了。

  比如说,学生给我写信也不署名了,最后来一个“呵呵”,雅俗之间已经没有区别了。

  第二,现代汉语掺入了太多现代的或西方的新词汇,这些词汇进来以后,使得我们通过语言感知的世界已经变了。

  第三,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提倡简体字,使得文字和原来的形象之间的距离更拉大了。

  简体字虽然方便学习,但是离开原来的“形”,越来越像抽象符号,传统汉文化里面,通过形象的文字思考、书写和表达的这个因素,就发生了问题。

  第二个,家、家族、家国,以及儒家学说,也出现了问题。

  虽然现代中国尤其是乡村仍然保持着一些传统家庭、家族组织,中国人至今还是相当看重家庭、看重亲情、服从长上,但是,城市化、小家庭化、人口流动,使得家庭、社会和国家的结构关系发生了变化。

  过去那种密切的、彼此依赖的邻里、乡党、家族关系,已经在现代化过程中逐渐消失了。因此,儒家家族伦理与国家学说,也逐渐失去了原来的社会基础。

  第三个是信仰世界。

  自从晚清以来,儒家在西洋民主思想的冲击下,渐渐不再能够承担政治意识形态的重任,佛教与道教也在西洋科学思想的冲击下,受到“破除迷信”的牵累,逐渐退出真正的精神、知识和信仰世界,越来越世俗化、体制化和旅游化。因此,传统的信仰世界也在危机之中。

  第四个是阴阳五行。

  在科学的冲击下也越来越难以维持,它在现在已经不能完整地解释世界万事万物了。阴阳五行学说,现在基本只在中医、风水、食补等领域里面还保存着。在整个现代的知识系统里面,它已经到了很边缘的地方。

  第五个是“从天下到万国”,基本的世界观念变了。

  随着晚清以后西洋进入东方,不仅摧毁了原来中国的天下观念和朝贡体制,也重新界定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古代传统里面的宇宙观、世界观、朝贡或册封体系,已完全不现实了。

  上述变化说明,中国文化——尤其是汉族中国文化——已经处在一个需要重新认识和重新理解、重新更新的时代。

  04 “文化”与“文明”有何区别

  我今天一再强调,各种文化没有高低,只有文明是程度不同的。在这样一个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能才会缓解长期以来的焦虑和紧张。

  我这里想引用一位德国学者伊里亚斯的见解,他在《文明的进程》这本书中提出,可以把“文化”和“文明”做一个界定和区分,即“文化”是使民族之间表现出差异性的东西,它时时表现着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因此,它没有高低之分。

  而“文明”是使各个民族差异性逐渐减少的那些东西,表现着人类的普遍的行为和成就。换句话说,就是“文化”使各个民族不一样,“文明”使各个民族越来越接近。

  接下来伊里亚斯又指出,“文化”是一种不必特意传授,由于耳濡目染就会获得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而“文明”则常常是一种需要学习才能获得的东西,因而它总是和“有教养”、“有知识”、“有规则”等词语相连。

  就好像说,我们经常拿着球来玩,这没问题,但是对不起,一旦你上了篮球场就不能用脚随便踢,上了足球场就不可以用手抱(除了守门员),很多人在一起玩就要有规则。虽然“文化”是让你随心所欲表现自己特色的,但“文明”是给你一些限制和规则的。

  如果这样理解“文明”和“文化”,我们就不必对全球化和现代秩序恐惧,也不必担心我们的文化会被侵蚀掉,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在普遍的文明和规则中,守护好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再接下去,我还必须说明,各个民族的“文化”往往是固守的,它表现出一种对异质“文明”的抗拒。

  毫无疑问,文明始终是在不断侵蚀文化,我们承认这一点,因为“文明”常常是在前进的,时时表现着殖民和扩张的倾向。也就是说,“文化”与传统有关,它是特殊的,而“文明”与未来有关,它是普遍的。这两者怎么协调?

  我们今天讲汉族中国文化的特点,那么,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一个普遍文明规则下,能够保存好特别的文化,同时在现代文明的时代,能够理解这些文化在历史中的合理性。

  比如说,我们在接受和赞美科学的同时,对于阴阳五行能不能有一些同情的、历史的理解?

  又比如说,我们在接受普遍的法律和制度的时候,能不能够对传统中国的家、家族、家国的伦理和道德准则有一点历史的理解?

  再比如,我们能不能在接受新的文明的时候,对传统宗教也能够有一些温情?同样,我们能不能够在接受万国平等原则的同时,也能对中国人理解世界的历史习惯有一点点理解?

  我本人是研究历史的,我一直认为,无论是文化还是文明,我们必须要在历史当中看,我们承认历史是变动不居的,我们回过头去看文化,面向未来看文明,对两者都要有同情。

本文来源:https://www.yinlingw.com/gupiao/49643.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推荐文章
  • 推荐排行
  • 随即浏览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https://www.yinlingw.com 引领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引领财经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