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福利_大福利!每月可抵扣几千元!

【www.yinlingw.com--外汇理财】

  个税起征点从3500元提升到了5000元,相信大家已经都知道了,这个确实也算是实实在在看得到的减税福利。

  但这其实还不算是今年个税改革最大的亮点,要说更大的福利,就是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就在前两天(10月20日)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在两部门官网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这个专项付家抵扣的政策,主要针对于大多数人在经济上的四大方面来减轻纳税人的压力,分别是教育、医疗、住房、养老。

  这里小A做了一张图,可以一眼理清楚大致情况。

  这个专项附加扣除是怎么算的呢?

  举个例子吧,比如某员工扣除五险一金之后的收入是10000元。

  那么原先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时的算法是这样的:

  应纳税所得额=10000-5000(个税起征金额)=5000元

  个税起征点从3500元提升到了5000元,相信大家已经都知道了,这个确实也算是实实在在看得到的减税福利。

  但这其实还不算是今年个税改革最大的亮点,要说更大的福利,就是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就在前两天(10月20日)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在两部门官网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这个专项付家抵扣的政策,主要针对于大多数人在经济上的四大方面来减轻纳税人的压力,分别是教育、医疗、住房、养老。

  这里小A做了一张图,可以一眼理清楚大致情况。

  这个专项附加扣除是怎么算的呢?

  举个例子吧,比如某员工扣除五险一金之后的收入是10000元。

  那么原先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时的算法是这样的:

  应纳税所得额=10000-5000(个税起征金额)=5000元

  而假如这个员工满足了子女教育、住房租金、赡养老人这些抵扣条件的话,那么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时的算法是这样的:

  应纳税所得额=10000-5000(个税起征金额)-(1000+1200+2000)=600元

  这个差距还是非常大的,粗略估计每个月能剩下两三百元的税金,一年下来也就是两三千。

  关于以上的一些抵扣项目有几个地方要提一下:

  1、子女教育是每个子女都可以抵扣1000元,两个子女就是2000元,而扣除方式目前暂定是父母一方全扣或者是各扣一半,不过未来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有更好的比例。大家在申报这个的时候可以根据夫妻双方的实际工资来看如何申报更会划算。

  2、赡养老人的话一定是要自己的父母,也就是法定赡养人才可以,夫妻双方需要独立申报。

  3、住房租金方面,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位城市、其他城市等可抵扣额为每月12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每月抵扣10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小于100万每月抵扣800元。

  总的来说,也就是符合条件越多,抵扣的越多。尤其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群来说,1万元的月薪基本免除了个税,2万元月薪的也可以免除大部分个税。所以,总的来说,这次的力度还是非常大的。

  接下来一个问题,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就是如何申报抵扣呢?

  也许有同学觉得虽然抵扣是好事,但是是否需要大量的证明材料,还需要很多手续很多麻烦才能抵扣呢?

  国家税务总局总审计师刘丽坚就表示,在具体操作中,专项附加扣除初步有以下几点考虑:一是申报就能扣除。二是预缴就能享受,个人还可以将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提供给单位,每个月发放工资、代扣个税时,单位就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扣除。三是未扣可以退税,预扣预缴环节没有享受到,可以到第二年办理汇算清缴的时候申请退税。四是“让信息多跑网路,让纳税人少跑马路”。

  而暂行办法中也有明确的规定“纳税人首次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应当将相关信息提交扣缴义务人或者税务机关,扣缴义务人应尽快将相关信息报送税务机关,纳税人对所提交信息的真实性负责。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向扣缴义务人或者税务机关提供相关信息。”

  简单来说,就是提交给单位就行了,虽然说在部分内容上,确实需要一些相应的凭证,但在实际操作上也给纳税人减少了很多麻烦。

  最后关于这个个税专项抵扣要何时开始实施?从意见稿里提到的时间是2019年1月1日。

 

  将花呗额度提升至5万的最全攻略,关注:财秘笔记,回复“9”获取。

本文来源:https://www.yinlingw.com/licai/5629.html

福利房 07福利免费视频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推荐文章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https://www.yinlingw.com 引领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引领财经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