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读后感

【www.yinlingw.com--公司新闻】

  正面管教的核心只有两个词:和善和坚定。本书作者认为,孩子只有在和善、坚定的气氛里,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让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可以说,正面管教是一种可以培养孩子良好品格和能力而且长期有效的教育方法,它能避免过度严厉或娇纵的传统管教方式可能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引领财经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正面管教读后感,供大家参考选择。

  正面管教读后感

  今天读了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第一部分:除了打骂或者溺爱父母还能怎么做?

  对于文中给出的事例真的是感同身受,仿佛就是在说自己的事情。比较常见的事情就是关于孩子吃饭的问题,几乎每个家长都可以碰到。对我来说,儿子的吃饭问题,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几乎像透了文中说的,不想打着骂着让他吃饭,但是经不起一遍一遍的说教,孩子还是没有任何改进,吃饭磨磨蹭蹭,挑三拣四,找各种借口不愿意吃饭,不好好吃饭,到最后我还是终于失去了耐心,火气一来又忍不住冲着孩子又吼又叫,鸡犬不宁啊。真的是在严厉和溺爱这两种方式中摇摆不定。觉得自己很专制很严厉,这种管教方式失败的时候又开始纵容他;当觉得孩子被宠的忘乎所以变坏的时候,又不得不变得严厉专制。太纠结了。

  第一次做父母,难免不知所措。其实, 当父母不是天生就会的,也不是自然而然会的。做父母真的需要学习。

  我曾千方百计的想找到一种平衡,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让孩子在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今天读了这一节,特别有感受。以前对于儿子吃饭的问题,就是采取书中那种错误的方式:严厉,结果导致孩子出现愤恨,报复,反叛或者退缩这些消极的行为;骄纵,结果让孩子觉得理所当然,而且让父母身心俱疲。很无奈,我就这样中招了。而书中针对此种现象就给了一种可以科学尝试的方法-正面管教。

  知识点摘抄:

  正面管教第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让孩子愿意遵守他们自己提出的建议。正面管教满足以下四个标准:一是和善和坚定并行,这就要求父母尊重孩子,鼓励孩子;二是帮助孩子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三是长期有效;四是能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比如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等等。正面管教就是鼓励孩子学会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为自己的想法负责。一定要切记:教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父母一定要做好长期的准备,才能让孩子养成成熟独立懂事的人格。

  正面管教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孩子们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第一,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就是说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自信的人,敢于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第二,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这种价值感会让孩子感到满足快乐,不会找不到存在感。第三,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如果孩子感觉自己能够掌握自己的生活的话,也就能积极的面对挫折,不会茫然无措,整天不知道该干嘛。第四,内省能力强:有能力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和自控。这就是情商的体现了,代表孩子可以自己消化自己的情绪,做好情绪管理。第五,人际沟通能力强:善于和别人合作。正面管教就是通过家长和孩子的日常沟通来锻炼孩子,学会和别人合作。第六,整体把握能力强。这就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从整体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第七,判断能力强。在多次解决问题后,孩子会形成基本的判断力,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这个事情该怎么解决?

  正面管教,要求家长记住自己的目标:你究竟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希望孩子能够得到什么。让孩子积极的参与到相互尊重合作,注重解决问题的正面管教中来,你所希望的养成的优秀品格,会在他身上出现的。

  我们不是为了赢了孩子,而是为赢得孩子。要赢得孩子的心,需要我们和孩子一起合作:步骤一,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步骤二,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步骤三,告诉孩子你的感受;步骤四,让孩子专注于解决问题。通过这四个步骤赢得孩子,关键还在于家长要让孩子体会到友善关心和尊重。我们要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依赖于别人的看法。,大人应该教会孩子,把犯错当做学习的机会,让孩子经历失败并且反思总结。矫正错误的三R原则:recognize承认我犯了个错误;reconcile和好,我向你道歉;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把孩子看成一个平等的个体,多和孩子商量,多启发孩子,而不是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所有物,要他凡事都听你的。

  学习反思:

  1、针对儿子吃饭的问题。以前就是该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不该吃饭的时候就叫唤着饿,一听到孩子饿了,立马就给他整吃的。结果孩子就养成了这种不好的习惯,反正有爸爸妈妈兜底,就会变得肆无忌惮,由着性子来。现在开始做出调整,就按照书中的方法引导孩子意识到自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要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家长也要狠下心来,用实际行动去纠正孩子这种不良习惯。

  2、儿子被数学老师批评(打手板)的事情。我也表达了对他的共情,也分享了我小时候的经历,也向他强调和解释老师这种行为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他难堪,而是希望他变得更加优秀,是一种爱的表达,可能这种方式有所欠妥,我们是可以原谅理解老师的,当然爸爸妈妈会给老师做工作,告诉老师尽量不用这种比较凶的方式。同时我还向孩子表达了对他的支持,表示帮助他提高数学成绩,减少犯错,减少挨批评的次数。针对这件事情,我的处理方法和书上的差不多,效果也挺好,孩子上数学课没有那种紧张不安了。

  3、儿子特别在乎当班长这件事。通过几次班级活动,我发现儿子班上优秀的小朋友特别多,也会忍不住在儿子面前表现出对这些孩子的赞扬,有时候还会来一句:儿子,你要不好好的表现,起不到榜样作用的话,别人会来当班长的哟。结果儿子一听我这样说,立马就炸了:我也很优秀啊,你只看到他们的优点,他们也有缺点的呀。反正老师喜欢我,老师信任我,让我当班长。我就接着说,你要勇于承认别人比你的优秀,为什么不愿意承认呢?儿子会扭头就走,根本不愿意再听我说…原本是想以此来鼓励激励儿子更上进,结果却适得其反。后来对照书上的说法,发现自己做错了,我的言行真的伤害了孩子。后来和一位妈妈一起分享,她的一席话让我特别震撼:你家孩子的地位都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你还刺激他,惹得孩子极力争辩。就像有优秀的人要取代你老公在公司的位置,你老公压力巨大,他回家你还刺激他说你闺蜜老公咋滴咋滴优秀……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要引导告诉孩子存在挑战很正常,挑战才能够带来成长的蜕变,这才是意义所在。一方面要让孩子意识到。每个人都是有特点特长的,做自己最重要。一方面要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鼓励孩子面对和承认自己的不足,同时还要让孩子学会真诚的赞美别人,让他感受到赞美别人的价值。最后让孩子明白,有些差异是可以通过努力补齐的。鼓励他去跟好的同学交流,达到他自己学习成长的目的。班长不班长的不重要,关键是当了班长以后,自己的变化在哪里?自己成长的地方在哪里?又有什么收获?引导儿子正确对待当班长这回事。突然特别心疼儿子,六岁的小孩顶着那么大的压力,生怕自己的班长位置不保,他已经意识到有人比他还优秀,也生怕别人优秀,而妈妈没有给予他支持,还用语言刺激他,会让孩子变得更加没有安全感,紧张。这件事情上,我真的做错了。

  唯一安慰自己的是:做父母从来就不是自然而然就会的事情,真的必须要认真学习。

  正面管教读后感

  这个假期学校让读一本书——《正面管教》,说实在的,看了这本书的目录,让我感觉这是一本讲大道理的书。临近开学了,为了完成任务,强制自己静下心来看这本书,我却发现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书的作者简·尼尔森,是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加里福尼亚婚姻和家庭执业心理治疗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她是七个孩子的母亲,22个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还有两个孩子的曾祖母。她曾经担任过十年的有关儿童发展的小学、大学心理咨询教师,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合著者,是众多著名育儿及养育杂志的顾问。

  正面管教是一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的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让孩子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正面管教倡导既不惩罚也不娇纵,弃二者之短而采其所长,既有骄纵的和善,亦有惩罚的坚定...

  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的核心只有两个词:和善和坚定。本书作者认为,孩子只有在和善、坚定的气氛里,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让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可以说,正面管教是一种可以培养孩子良好品格和能力而且长期有效的教育方法,它能避免过度严厉或娇纵的传统管教方式可能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正面管教”这个教育理念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德雷克斯是阿德勒的学生。这两个人你可能没听说过,但是阿德勒的老师你一定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阿德勒和德雷克斯就已经分别把亲子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室管理方法从欧洲引入到了美国。亲子教育观念主张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强调溺爱和纵容不是一种鼓励;而科学的教室管理方法认为,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家里,大人们都应该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管教孩子。这两种理念,都已经有了正面管教的雏形。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本书作者简·尼尔森开始接触到阿德勒的教育理念,在深受感染之后,尼尔森加入到了美国加州的一个政府资助的培训项目里,专门来给家长和老师讲授这些理念。而且在这个培训项目的支持下,尼尔森把阿德勒的教育理念发展成了“正面管教”理念,并在1981年写出了第一版的《正面管教》。从那之后,正面管教理念便开始在全世界范围里流行。到了今天,你可以在将近一百个国家里看到关于“正面管教”的培训班。

  从整体上看,这本书的前半部分主要讲的是概念和方法,后半部分的实践性更强,有很多具体的操作例子。值得注意的是,在书的概念部分,作者不止一次地提到了阿德勒和德雷克斯的各种理论和观点,这足以体现这二位心理学大师对正面管教这个理论的影响,也大大增强了正面管教理论的权威性。可以说,正面管教理论和二位大师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这本书分四个重点给你介绍这本书的内容:

  要学习正面管教的方法,首先就要明白什么是正面管教。第一个重点我就来讲讲,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严厉也不娇纵的方法,和善和坚定是它的基石。

  但要想做到这点其实很不容易,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犯错就马上发火了,所以对父母来说,首先就需要正确地对待孩子的错误。我给你讲的第二个重点就是,有不良行为的孩子不一定是坏孩子,家长们要明白这些行为背后的目的,才能做出合适的应对。

  明白了孩子错误行为的本质,接下来就要去解决、纠正错误。第三个重点我就来说说,家长不要只告诉孩子,你别做这个,别做那个,而应该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后,很多时候孩子们犯错,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有归属感和价值感,这时家长如果能给孩子以鼓励,就能消除孩子内心的这种失落的感觉。这样孩子就没有做错事的动机了。所以最后一个重点就给你说说,鼓励是纠正孩子错误行为的最好方法。

  第一部分

  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严厉也不娇纵的方法,和善和坚定是它的基石。

  要想知道到底什么是正面管教,不如让我们先回想一下传统的管教方式。很多父母可能觉得,惩罚能很好地管教孩子。没错,就算是本书作者也认同惩罚的效果,因为惩罚确实能立刻制止孩子的不良行为。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惩罚的长期效果是什么?作者经过研究总结出,惩罚虽然短期里能让孩子听话,但是从长远来看,惩罚只会导致孩子的四种反应:愤恨、报复、反叛和退缩。孩子虽然自己意识不到,但是他们会用这四种反应中的一种或几种来回应家长。比如,一个孩子在遭到批评之后,可能在潜意识里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坏孩子,然后就会按照“坏孩子”的行为模式来做事,或者,他也有可能会变成一个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讨好者,而这就会让孩子没有主见,变成一个唯唯诺诺的人。当然,可能还有很多其他后果。所以家长们需要清楚,传统管教方式里的惩罚,从长期来看是有很大危害的。

  作者在这里问了家长们一个问题:“为什么家长们会觉得,如果想让孩子表现得更好,就要惩罚他们呢?”这个问题确实很尖锐,家长们可以想想上一次被羞辱或者被惩罚时的感觉。如果你被上司批评了,你会很感激很感动,然后发自内心地想要好好表现吗?大多数人都不会这么认为吧?所以作者觉得,这种惩罚式的传统管教方法并不可取。当然,很多父母也知道不能对孩子太严厉,或者太娇纵,但又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的管教方法。所以他们就经常会在这两种管教方式之间来回摇摆,一开始可能太严厉,然后觉得对不起孩子,就又会变得太娇纵,孩子被宠坏之后又变回太严厉。总之,很多家长为管教孩子的问题伤透了脑筋。

  所以我们才需要正面管教,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严厉也不娇纵的方法,它和其他传统管教方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正面管教既不会羞辱孩子,也不会让家长感觉难堪。它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作为管教的基石,然后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作者在这里一再地强调,正面管教的基石是和善而坚定,这是因为“和善”可以表达家长对孩子的尊重,而“坚定”则可以帮助家长维护自己的权威,同时向孩子表明尊重事实的态度。严厉惩罚的管教方法一般都缺少和善,而娇纵的方法一般缺少坚定,所以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和其他管教方法不同的根本所在。这么说起来有点抽象,让我用一个例子来给你讲讲,怎么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处理这个问题,怎么做到和善和坚定并行。

  比如有一天,上小学的女儿放学回家,向妈妈抱怨,自己又在课堂上被老师批评了,还是当着全班的面。妈妈这时候该怎么办?要是不分青红皂白,再批女儿一顿,女儿心里肯定会很委屈很难过,这肯定不行。要是一味地护着孩子,去和老师争个高低,这也不利于孩子以后的学校生活。在这里,作者把母亲应该做的正确做法,总结成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我来挨个给你说说,分别是: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和让孩子重视解决问题。

  孩子被老师批评了,心里肯定很难受,这时候妈妈就不能再指责了,而应该换一种态度,比如可以用很友善的语气说:“妈妈很能理解你,不管谁被老师批评肯定都很不开心”。这就是四个步骤里的第一步,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妈妈可以接着说:“我在上学的时候,也因为做过一些小动作被老师批评,我知道这是啥感觉,所以我现在挺同情你的”。这就是第二步和第三步,表达出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时也告诉了孩子自己的感受。但家长们要记住,同情和宽恕不一样,在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时,如果你表示宽恕,那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做法没有错,而只有同情,才能既让孩子知道自己错了,又表现出了家长的理解。

  在明白妈妈理解自己之后,孩子就更可能愿意给妈妈说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或许就是因为自己在上课的时候向同学借铅笔,被老师发现了才被当众点名的,所以自己觉得很委屈。妈妈知道原因之后,接下来就是最后一步,找对策,比如可以问孩子以后该怎么办。孩子可能会仔细想想,给出一个办法,说自己以后可以多准备几支铅笔,这样就不找别人借了。这就是赢得合作的第四个步骤,让孩子重视解决问题。这能让孩子自己思考问题的对策,尽量做到下次不再犯错。就这样,四个步骤之后,孩子发泄了心里的不舒服,也学会了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为自己的问题想办法,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你看,这就是正面管教的力量。

  上面为你讲述的就是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严厉也不娇纵的方法,和善和坚定是它的基石。

  第二部分

  正面管教到底该怎么做呢?想要做到正面管教,我们先要扭转家长们普遍都有的一个错误认知,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个重点:有不良行为的孩子不一定是坏孩子,家长们要明白这些行为背后的目的,才能做出合适的应对。

  其实很多父母和老师不知道,很多时候小孩子所谓的不良行为,其实都只是他们年龄段很正常的行为。比如还在学走路的小孩因为淘气而被妈妈责骂,其实就很无辜,因为这个年龄孩子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到能领会大人要求的程度,他们的语言或社会技能,也还不能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的真正想法。对于稍大一点的孩子,其实也是一个道理。这些孩子的不良行为,其实也不是他们故意这么做。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曾经说过,“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因为他发现,当孩子们对自己失去信心时,他们行为的目的就会出现四种错误,分别是: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和自暴自弃。在孩子们眼里,寻求过度关注和寻求权力,是因为他们害怕失去归属感和价值感。而报复则是他们希望通过破坏性的行为,补偿自己受到的伤害。如果孩子选择了放弃,那是因为他们真的失去了信心。

  那对家长来说,该怎么分辨孩子错误行为背后的目的呢?作者在这里给我们指出了一种方法,那就是家长要仔细体会,自己在面对孩子错误行为时内心的感受,我结合一个例子来给你具体讲讲。

  比如同样是不做作业,有的孩子就是用不做作业的方式,来获取家长的关注这时候他们潜台词可能会是“嘿,来看我啊,看看我”。当孩子有这种目的的时候,家长可能会感觉到恼怒、着急或者烦恼。当孩子不做作业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力时,潜台词就是“你没法命令我”。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家长会感觉受到了威胁和挑战,感觉被激怒。还有的时候,孩子不写作业是为了报复,潜台词可能是“你们居然觉得成绩比我还重要,你们不爱我,所以我也要让你们不爽”。这时候家长就很可能感觉受到了伤害,感觉很失望。后一种情况是,孩子不写作业只是因为自暴自弃,这时候他们真的觉得自己写不了这个作业。遇到这种情况时,家长们很可能会感到很无助。总之,家长们可以留心,感受一下自己在面对孩子错误行为时,会有什么感觉,然后通过不同的感觉,就可以大致判断孩子错误行为背后的目的了。

  确定了孩子的目的之后,家长们就需要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孩子的行为,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更好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对于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家长可以让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比如给孩子安排一个有意义的家务活。对于寻求权力和以报复为目的的孩子,他们的情绪会比较容易激动,但家长要记住,千万不要和孩子吵,要先让双方都有时间冷静下来。家长要明白,就算是自己,也不能强迫孩子做某些事情,要和孩子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而对于自暴自弃的孩子,家长要花时间训练,一小步一小步地教给孩子如何做事的方法,肯定孩子任何微小的进步,关注孩子的优点。只要家长们能对症下药,用上面的这些办法来帮助孩子,那孩子们肯定会有很大的进步。不过,作者也说了,如果家长能找个固定的时间陪陪孩子,及时表达出对孩子的爱,是解决所有情况的万能良药。

  第二个重点内容:有不良行为的孩子不一定是坏孩子,家长们要明白这些行为背后的目的,才能做出合适的应对。学会正确看待孩子的错误,正面教育之旅就打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第三部分

  第三个重点就是,家长不要只告诉孩子,你别做这个,别做那个,而应该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

  传统的管教方式,关注的是教给孩子不要做什么,而正面管教关注的是教给孩子要做什么。孩子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如果能主动参与进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后果,那孩子的积极性就会提高,他们就会更注意自己的言行。比如孩子犯了错,那他们就应该为自己造成的问题负责,就应该亲自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当然,让孩子解决问题也要讲方法,作者在这里就为我们总结了,解决问题时需要注意的四个要素,分别是:相关、尊重、合理和有帮助。这么说不好懂,我们结合着具体的例子来说。

  比如,孩子踢球的时候把别人家的窗户砸破了,这时候家长应该做的,不是劈头盖脸一顿臭骂,而是和孩子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解决问题四要素中的第一个,相关,指的是你们提出的办法要和这件事有关,不能因为孩子砸了别人的窗户,你就让孩子在家罚站,不相关的解决办法是没有意义的。第二个要素尊重,是要求这个解决方法既要尊重孩子,又要尊重事实,不能对孩子施加没有必要的惩罚,也不能不尊重实际情况的限制。比如家长不能一直责骂孩子,这叫不尊重孩子;家长也不能一味偏袒孩子,不能无视客观上给别人家造成的损失,这叫尊重事实。第三个要素合理,说的是这个解决方法符合现实,可以操作,比如砸破了人家的窗户送人家一本书,这种方法就很不合理。最后是有帮助,说的是让孩子能在这件事里面学到东西,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这四个要素,妈妈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钱买新玻璃,然后他们一起动手,帮别人把家里的窗户修好。其实,只要家长不责备孩子,而且把错误看作是学习的机会,那孩子就能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去练习解决问题的技能,而且还能在相互尊重的气氛下,共享一段高质量的亲情时光。

  上面讲的就是第三个重点,家长不要只告诉孩子,你别做这个,别做那个,而应该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部分

  让孩子学习解决问题是很有必要的,不过说到底,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也需要家长温柔地对待,所以鼓励也是正面管教不可缺少的部分。那么最后一个重点:鼓励是纠正孩子错误行为的最好方法。

  我们在前面提到过,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丧失信心的孩子。美国心理学家德雷克斯非常强调鼓励,他认为这是大人在帮助孩子时,应该学会的最重要的技能。他曾说过很多次:“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好比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孩子们就没法生存”。作者也认为,鼓励是帮助孩子成长和学习的最好方法。很多时候,孩子的错误行为就是一种暗示,是在告诉你,他们觉得自己不重要了,需要关注,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归属感”和自我的“价值感”。而对孩子来说,家长的鼓励就是他们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重要来源,所以如果家长能意识到这一点,那他们就能明白,为什么鼓励能消除孩子做错事的动机。

  不过说实话,鼓励一个做错事的孩子,还真的不太容易。因为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犯错,就一阵怒火,光想着该怎么惩罚孩子了,鼓励的想法很容易就会被抛到脑后。而且很多家长还都有一个偏见:他们总是觉得惩罚能改善孩子的行为。退一万步说,就算家长们知道应该鼓励,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却不知道该怎么样去鼓励,做起来还是没有头绪。

  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验告诉我们,有时候鼓励可以从一个简单的拥抱开始。很多年以前,作者两岁的儿子成天哼哼唧唧地哭,让作者烦得恨不得想揍他。但是为了检验鼓励的理论,作者耐住性子,跪下来给儿子了一个拥抱,而且告诉儿子自己特别爱他。在一阵鼓励性的安抚后,儿子停止了哭闹,作者自己烦躁的情绪也神奇地消失了。这一次,作者有意识地观察了儿子的行为,并发现了儿子哭闹背后隐藏的信息,她感觉到,儿子需要的是关注和关爱,于是她花了几分钟做了一件鼓励性而不是惩罚性的事情。最后事实证明,作者的鼓励确实很有效果。

  当然,这只是一种简单的情况,要想做好鼓励,家长还需要注意很多方面,比如时机。一般来说只有在一段冷静期之后,鼓励才是有效果的。而在发生冲突的时候,尤其是当孩子的目的是寻求权力或报复的时候,家长和孩子可能都会因为太愤怒,而不能给出或接受鼓励。这时友善地退出来,常常是家长能在冲突时刻做的最有效的事情,等双方都冷静下来再去鼓励孩子,才会有意义。

  作者之所以说鼓励是纠正孩子错误的最好方法,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鼓励可以让孩子很乐意地去弥补他们的错误行为。当孩子们做出了什么不负责任或者不尊重别人的行为时,鼓励他们做一些能弥补的事情,不仅能纠正他们的错误,还能让孩子有机会参与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处理事情的能力。比如在一所小学里,有一次五个小男孩在教室的门上乱涂乱画时被抓住了,抓住他们的老师很明智,没有责骂他们,而是鼓励这些男孩自己来清洁教室的门,以此作为弥补。这个老师态度特别友好,所以这几个男孩也很乐意动手清理,最后,他们不但对自己的工作很自豪,而且还主动阻止其他孩子损害公物的行为。你看,鼓励孩子做出弥补,还能教给孩子社会责任感。孩子们在帮助别人时,会对自己产生更好的感觉,因为在这个过程里,孩子知道了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而不用担心受到责怪或者羞辱。

  总结,作者认为,孩子们都是天真无邪的,他们做错事并不是因为他们本性上是坏的,所以在对待做错事的孩子的时候,家长真的不应该去惩罚他们。正确地看待孩子犯错误的动机,用鼓励的方式去消除这些动机,这样也能让他们在弥补错误的过程中,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家长们何乐而不为呢?

  总结

  首先,我们说到了,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严厉也不娇纵的方法,和善和坚定是它的基石。正面管教既不会羞辱孩子,也不会让家长感觉难堪,还能在解决孩子各种问题的同时,帮助孩子培养很多种能力。这种方法值得每一个家长学习。

  其次,我们说到了,有不良行为的孩子不一定是坏孩子,家长们要明白这些行为背后的目的,才能做出合适的应对。特别小的小孩子的行为都是无心的,家长们不应该去惩罚他们。而稍微大一些孩子,他们所谓的不良行为的目的,也只是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和自暴自弃中的一种,认清孩子行为的目的,能更好地帮助家长做出判断。

  第三,家长不要只告诉孩子,你别做这个,别做那个,而应该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遇到问题,家长要做的绝不是惩罚孩子,也不应该是视而不见,而是要把解决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这样能锻炼孩子很多种社会能力。在这里作者总结的,解决问题的四个要素分别是:相关、尊重、合理和有帮助。

  最后,我们说到了鼓励是纠正孩子错误行为的最好方法。孩子们需要鼓励,就好比植物需要水,家长们可以从一个拥抱开始去鼓励孩子。鼓励孩子们自己弥补错误,不仅能锻炼他们的能力,还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本文来源:https://www.yinlingw.com/caijing/42354.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推荐文章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https://www.yinlingw.com 引领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引领财经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