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精神永放光芒

【www.yinlingw.com--总结汇报材料】

  精神,是汉语词语,拼音是jīngshén,意思是描述有智动物特别是人类的内在现象的名词。引领财经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石油精神永放光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石油精神永放光芒

  68年前,8000多名石油师官兵脱下军装、穿上工装,从浴血战场走向石油战线,开赴玉门、新疆,参加大庆、胜利、江汉等油田会战,从玉门到克拉玛依,从青海到四川,从陆上到海洋……

  将人民军队的精神和传统带到生产建设中,在物质极度匮乏、自然条件严苛恶劣的条件下,不计得失、一往无前,开辟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等一个又一个油田,创造了石油勘探开发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

  凡有石油处,都有石油师人。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石油师人的家。

  石油师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让地球抖三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掀起大地深处油海巨浪;走到哪里,哪里就战旗飘飘;走到哪里,哪里就盛开石油之花。

  石油师人创造了新中国石油业无数个"第一",让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在短时间内获得了亿吨原油。

  他们亲手开发和建设的油田,连同他们奋力开启的会战岁月,已经融入共和国的血脉。

  他们与广大石油工人一起,为中国摘掉了“贫油”帽子,成为石油工业各条战线的领导和中坚、新中国第一代石油职工队伍的骨干力量。

  在中国石油发展道路上,他们发扬“铁人”精神,用生命和血汗铸就了一座又一座丰碑;

  在中国石油发展史上,他们就像一颗颗革命的火种,为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他们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奠基者、开拓者。

  如今,他们中虽然有不少已经离开了人世,但是石油师人的精神已经融入中国石油工业,油田矗立的每一座井架和采油树上面,都铭刻着石油师人的不朽名字。

  “众志丹心苦探索,万丈豪情献石油”的英雄壮举,“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动人事迹,成为激励石油人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

  石油精神永放光芒

  一百年栉风沐雨,一百年劈波斩浪,一百年凯歌嘹亮,一百年苦难辉煌!

  在喜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一百周年华诞之际,我们回望历史,心潮激荡;我们展望未来,斗志昂扬!

  历史的使命已赋予到我们的肩上,我们既要让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也要让党的红色精神代代弘扬。

  在这个感奋的时刻,我们学习重温党的红色精神,因为这是我们的基因、这是我们的法宝、这是我们的力量!

  时代变迁,精神永恒!我们一定要让党的旗帜高高飘扬,让党的红色精神永放光芒!

  10

  铁人精神永放光芒

  “铁人”是石油工人王进喜的雅号。王进喜,甘肃玉门人,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

  ▲王进喜

  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建国后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并于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火红的旗帜。

  ▲第一口油井

  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油田铁人。1959年,王进喜在全国“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此外,王进喜还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接见

  1959年,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动模范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车的车顶上背个大气包。他奇怪地问别人:“背那家伙干啥?”人们告诉他:“因为没有汽油,烧的煤气。”这话像锥子一样刺痛了他。王进喜后来说:“北京汽车上的煤气包,把我压醒了。(我)真真切切地感到国家的压力、民族的压力,呼地一下子都落到了自己肩上。”他曾多次向工友们说:“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停止跳动。工业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

  ▲石油大会战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一到大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呈现在王进喜面前: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钻机到了,吊车不够用,几十吨的设备怎么从车上卸下来?王进喜说:“咱们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奋战3天3夜;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最终迎着寒风矗立荒原。这就是石油会战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运钻机”。

  ▲搭建转井架

  要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附近大水滩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了50吨水。经过艰苦奋战,大家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生产井。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使两支钻井队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上去医院。几百斤重的钻杆砸伤了他的腿,他拄着双拐继续指挥。有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却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井喷才被制服,但是王进喜已经累得站不起来了。王进喜为发展祖国的石油事业日夜操劳,终致身心交瘁,积劳成疾,于1970年患胃癌病逝,年仅47岁。

  ▲王进喜制伏井喷

  铁人精神是对王进喜同志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是我国石油工人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大庆精神的具体化、人格化。铁人精神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的奉献精神等。铁人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

  石油精神永放光芒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非凡奋斗历程和中国共产党人奉献的历史见证,是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党的历史、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为进一步发挥红色资源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展示宣传教育资源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激发党员干部职工爱国热情和干事创业的工作动力,5月13日,县妇计中心在严格遵循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的前提下,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部分职工代表赴玉门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参观铁人纪念馆、693人防工程、老一井等红色历史文化遗存,感受“铁人”精神。

  赶赴目的地后,随着讲解员的引导,铁人纪念馆一幅幅真实的图片,一件件珍贵的遗物,一份份详实的资料,生动而全面的记录了王进喜同志短暂而光辉奋斗的一生。现场党员职工认真聆听王进喜同志鲜为人知的真实事迹,身临其境感受当年王进喜同志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迎难而上、为国分忧、为党尽责的高尚情怀,苦干实干、忘我工作的优良作风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以及努力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无私奉献一生的英雄事迹。

  走进玉门市人民防空宣传教育体验基地,昏暗的灯光、幽深的隧道、完整的结构,无不体现着历史的厚重与老一辈石油儿女的智慧结晶。693人防工程是石油儿女积极响应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要准备打仗”和“房子地下挖洞”的号召,家家户户总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挖掘了大批干道和防御工事,修筑起了面积10余万平方米、长10余万米,纵横东西、贯穿南北的油城地下人防工程。在参观完人防工程后,党员同志们无不为前辈们为了全面保障国家石油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体现出来的爱国、拼搏、奉献、敬业的“铁人精神”而感叹。

  最后,在徒步石油河、参观老一井、了解石油开采加工流程方式后,党员职工重温了玉门油田和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历史,身临其境体会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中国石油人为祖国建设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伟大精神。

  参观完毕、全体党员面对党旗进行了入党宣誓,再次重温自己对党的庄严承诺。

  “铁人精神”是一面旗帜,凝聚着工人阶级的朴素感情;“铁人精神”是一种力量,凸显了一种坚忍不拔的创业勇气;“铁人精神”是一个标志,凝聚着不畏困难的民族气概。参观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汲取铁人精神营养,攻坚克难、不畏艰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弘扬铁人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本文来源:https://www.yinlingw.com/gupiao/112202.html

  • 相关内容
  • 热门专题
  • 推荐文章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https://www.yinlingw.com 引领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引领财经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